大信实务

建造合同浅析

发布时间:2016-02-26来源:未知作者:武汉业务总部 邱成

       在对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审计过程中,了解到被审计单位业务主要为工程项目,适用建造合同准则,在此,对建造合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财政部于1998年6月颁布了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并于2006年2月进行了修订。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对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建造合同准则更加符合企业的管理目标,有利于实现与国际会计的可比,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建造合同准则在执行中的问题:
      (一)建筑市场不规范以及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低,导致建造合同总收入的准确以及预计合同总成本的预测存在不实或者缺失
       1.目前建筑市场还不规范,有的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产生大量的变更和索赔事项,合同总价变化较大;还有的工程项目边设计、边施工,根本没有合同总价。建造合同工期,往往跨越几个会计年度,工程成本受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国家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预计合同总成本,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目前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管理粗放,有关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判断能力较低,导致合同总收入确认与合同预计总成本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大大降低。
      (二)工程结算与收入确认相分离,导致资产、负债不实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工程结算收入按完工进度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而工程结算则按经发包方、监理方审核批准的验工计价单确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发包方为了拖延工程结算时间、拖欠工程款,故意不签字确认验工计价单,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为了完成考核指标,高估或低估完工进度,人为调节收入、利润,从而造成工程结算与相关收入不在同一期内确认,形成已结算未完工款(在预收账款项下反映)或已完工未结算款(在存货中反映),致使资产与负债的虚增,影响资产质量。
      (三)完工百分比方法的选择为调节收益提供了通道
       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是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关键环节,而合同结果的估计和完工百分比的选择缺乏科学的操作规划,完工百分比法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累积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这种将完工进度与成本挂钩的做法,虽然有利于收入成本的配比和各期利润的平衡,但也意味着完工进度可以由企业自行控制,当账面利润过多或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合同预计总成本和完工进度进行人为调节,导致收入利润失真。
       二、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执行中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提高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
      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关键是对合同总成本准确的预测和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成本有效的控制。首先,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存制度;工程涉及分包方事项的,要及时与分包方沟通信息,准确掌握分包工程进度;工程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一线,做好已完工工作量的统计工作。其次,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建造合同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第三,改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成本预测水平,强化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预测的动态管理与调整,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概预算、会计核算以及成本分析制度,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严控成本开支。
     (二)加强建造合同源头管理和过程的风险控制
      在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评估,避免不利或不明确条款带来的风险;加强对合同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因变更设计等因素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变化应及时取得发包方的签认,为财务及时、准确地计算合同收入,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提供可靠数据;在合同中明确验工计价和收取工程款时间的有关规定,以便及时进行工程结算、收取工程款,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坏账风险。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建立与建造合同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强化流程管理。如:规范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的编制、复核程序等;按单位工程设置成本核算对象,细化成本预算的编制
     (四)强化施工企业内部审计 ,监督对完工百分比的运用
      完工百分比法与生俱来的缺陷,为人为调节收益提供了通道,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事中审计,这样可以对不合理的事项和会计处理及时作出纠正,客观反映工程项目的财务状况。
      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准确掌握建造合同准则的实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自身管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就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